新闻中心
2019北京世园会荷兰国家日活动成功举办 马增俊会长受邀出席并作演讲
2019-06-19
浏览量:
来源:

6月17日,北京世园会荷兰国家日庆祝活动在园区内举行,世界批发市场联合会主席、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会长马增俊作为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唯一行业代表,受邀出席并作《推动中荷园艺产品供应链建设》的主题演讲,分享交流如何加强和推动中荷兰两国在农业、园艺等方面的供应链建设经验。

活动分为“可持续园艺产品供应链管理”研讨会和荷兰国家日庆祝活动两部分。在“可持续园艺产品供应链管理”研讨会上,中荷双方领导就荷兰园艺发展的驱动力、中国蔬菜产业现状及展望以及中荷园艺产品供应链建设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荷兰王国驻华大使高文博大使在致辞中表示,农业是荷中两国双边关系中非常重要的领域。此次荷兰参展北京世园会,见证了双方在园艺领域的紧密合作。荷兰虽然国土面积较小,但农产品及园艺产品世界领先。希望荷中双方一起携手努力,共同促进世界园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荷兰农业、自然及食品质量部霍特秘书长在致辞中表示,北京世园会为荷中双方加强绿色城市建设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希望未来双方加强绿色城市方面的合作力度,探索更多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并诚挚邀请大家参加2022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世园会。

2019北京世园会荷兰总代表、荷兰园艺育种育苗支柱产业联盟主席勒克·赫尔曼在发言中表示,荷兰是世界上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其中园艺占农业生产的38%,未来希望荷中两国加强园艺、农产品等方面的协同合作,在增加食品生产的同时减少浪费,让更多人了解和享受更绿色、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荷兰果蔬协会国际事务政策官员英格·鲁本司表示,中荷双方应积极响应联合国提出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注重消除食品在生产、运输等环节的浪费,注重供应链发展及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性,提高食物废物利用率,打造良好的循环经济模式。

马增俊主席指出,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流通的主渠道,承担了中国约80%的农产品流通,是推动中国农业生产规模化、企业化、标准化的主要力量。而现在农产品批发市场不仅仅是中国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同时也已经成为了进口农产品的主渠道。

当前农产品供应链发展应注重食品安全,及产品品质的研究和推动。他强调,中荷双方应加强农业供应链,农产品品质,供应链环节以及销售业态形式等方面的研究与合作。

据马增俊主席介绍,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会作为农产品流通行业协会,除了与各个国家的农业部门或者相关的出口协会建立合作框架协议,来推动各个国家进口商与批发商之间的合作外,还应加强中国批发市场建设和国际批发市场建设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包括管理模式的合作、管理技术的合作、供应链的合作。

荷兰是农业大国、出口大国,而中国是农业生产大国,更是农业消费大国,所以中荷双方进行农业交流不是单方向而是互通的。双方应加强在运输技术、产品品质提升、园艺生产科研、园艺供应链管理,以及零售市场、批发市场、互联网电商等方面的对接与交流。此外,马增俊会长还介绍到7月份将在杭州成立零售专业委员会,旨在推动中国农产品零售环节的产品交流与流通业态的发展。同时他希望通过此次使馆交流可以加强企业之间、协会之间的交流。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科技副处长李蕾在发言中表示,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蔬菜生产国和消费国,蔬菜的收获面积和生产面积以居世界首位,蔬菜种类也及其丰富,目前中国蔬菜栽培种数量达到300种分布于50个科。并且蔬菜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帮助农村农民增收方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国际贸易中,我国的农产品贸易连续18年保持贸易顺差,成为平衡农业贸易的第一大农产品。另外,蔬菜产业以其高附加值的优势,在脱贫致富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庭院、阳台农业等新兴的都市农业为也人民疏解了生活压力。她还指出,中荷双方经过30年的合作,成果也是非常显著和丰硕的,未来我国蔬菜产业将在生产机械化、智能化、育种的精准化、产品品质优质研发、物流保鲜等方面加强研究。

研讨会后还组织了提问交流环节,与会嘉宾就中荷两国农产品培育、流通、花卉园艺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活动由荷兰王国驻华使馆经济和商务处一等秘书卡罗琳主持。

在下午的荷兰国家日庆祝活动中,举行了荷兰园揭幕仪式,并邀请了荷兰园设计师尼克·诺森介绍荷兰园设计理念,随后由来自荷兰的二重奏组合乐队Duo Dorable带来了精彩的表演。

据了解,荷兰是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发源地,自1960年荷兰鹿特丹举办首届世园会以来,已成功举办6届。北京世园会荷兰展园,以“绿色城市”为切入点,通过来自荷兰种植者的树木、多年生植物、观赏草和种球花卉等特色植物组合,及各类场所空间的巧妙应用,展示丰富多彩的荷兰花卉产品,提供荷兰的绿色城市技术和创新概念,为北京世园会增添了光彩与活力, 是北京世园会最受欢迎的国家展园之一。